“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值此首个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的春节之际,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会心理健康协会以光影为媒,推出「心忆·寻味新春」主题摄影活动,鼓励同学们通过镜头定格文化记忆,探寻传统节日对心灵的治愈与滋养之力,实现自我成长与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活动自1月24日启动以来,共征集到近30组承载情感温度的作品,经专家初审和大众投票,9组佳作脱颖而出并最终获奖。这些作品以镜头为笔,勾勒出非遗春节的文化疗愈性、情感共同体和传承创新力。
一等奖
6号《春联寄情,旧宅迎新》-王秀
斑驳老墙搭配崭新春联,风中卷动的联纸诉出游子心绪。空巢老屋因春联重焕生机,彰显非遗年俗对“家”的精神滋养,红纸黑字满是文化基因的韧性。
二等奖
4号《氤氲中的人间烟火》-阚尹含
祖孙依偎剪影与虚化福字背景,暖光里满是温情。街边小店场景,揭示春节构建“小确幸”情感联结的心灵价值。
5号《火树银花》-赵安琪
长曝光捕捉烟花轨迹,橙红光晕赋予刹那永恒美感。以辛弃疾词意为魂,升华对生命力的礼赞,暗喻“辞旧迎新”的心理治愈。
7号《喜上枝头》-魏子木
枯枝红灯笼与蓝天构成强烈视觉符号,灵动捕捉灯笼流苏与云影共舞。借植物枯荣喻岁月更迭,凸显春节文化的积极内涵。
三等奖
1号《新年气息》-魏从南
多感官叙事将传统年俗化为对未来的诗意期许,展现春节文化的心灵治愈力。
2号《岁启新章家情暖》-王艺霏
抓拍贴春联场景,人物目光交织,隐喻“家”是文化传承基石,旧檐仪式感抵御时代变迁。
3号《连江华光·渔都盛景》-夏馨瑜
巨型灯组融合海浪纹饰与中式城楼,光影中凤凰跃动契合渔都振兴。非遗与现代设计结合,诠释地域文化传承。
8号《瑞星迎春》-杨骏骐
现代建筑融入红星鎏金纹样与传统窗格意象,展现传统年俗在城市的新形态,文化记忆有了新载体。
9号《潮汕传统文化之英歌舞》-曾桂轩
英歌舞舞者姿态有力,神灵面具与点赞手势同框,传统非遗借助镜头与现代共鸣。
本次摄影作品征集大赛不仅为癸巳蛇年注入人文温度,更以创新形式践行“非遗活态传承”理念。在这里,同学们用镜头定格非遗年味,收获知识与成长,不仅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锻炼多种能力。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关注非遗,传承年俗魅力。未来,期待同学们继续用影像讲述精彩故事,共赴文化传承新征程。
供稿:汪作莹;供图:汪作莹;审核:柳任飞;编辑:许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