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全职教师
  • 人才培养
    •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留学生
    • MEM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学术报告
  • 校友天地
    • 历年毕业生合影
    • 校友活动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学术报告
  • 科研动态

  •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 科研速览│我院魏洋教授团队在《Engineering Structure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魏洋教授团队在结构工程领域国际权威期刊《Engineering Structures》(中科院一区Top)发表了研究成果(Evaluation of the shear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connectors in bamboo-concrete composite systems: Dowel-type and notched-type。研究生陆金炜为第一作者,魏洋教授为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竹-混凝土复合(BCC)结构是将现代胶合竹材与混凝土组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其通过多种材料组合改善竹结构本身的一些不足,发挥竹材的可持续性、环保性。竹-混凝土之间相互连接的抗剪连接件是确保BCC结构形成整体,充分发挥性能优势和结构稳定的关键。为此,团队探索了两类竹-混凝土连接件(销栓型和槽口型),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试验与分析。销栓型试件的变量包括销栓倾角(45°,90°和135°)和混凝土板类型(NC板和UHPC板);槽口型试件的变量包括槽口长度(100 mm和150 mm)
    了解详情
  • 科研速览│我院魏洋教授课题组在《Composite Structures》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魏洋教授课题组在复合材料与力学领域顶级期刊《Composite Structures》(JCR 1区;影响因子:7.1)上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Axial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steel tube restrained bamboo columns with different slenderness ratios)。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魏洋教授为通讯作者,博士生张子诚为第一作者。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钢管约束胶合竹新型结构结合了钢材的高强度、耐腐蚀性和竹材的高比强度、可再生等优点。该结构不仅提升了竹材的使用效能,减少了土木工程领域对混凝土的依赖,满足现代建筑节能、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能够充分发挥钢管的约束效应与竹材的生态优势。  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钢管约束胶合竹柱的力学性能研究,本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截面形式和长细比对钢管约束胶合竹柱轴压力学性能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并量化了各参数与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基于Johnson抛物线经验公式和折减系数预测公式,提出了具备高预测精度的钢管约束胶合竹柱的轴压强度预
    了解详情
  • 科研速览│我院赵曜副教授团队在《Waste Management》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赵曜副教授团队在环境科学与固废资源化领域国际权威期刊《Waste Management》(中科院Top期刊,影响因子7.1)上发表题为“The recycling use of MSWI bottom ash as road construction material for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based on life cycle Assessment—A case studyin China”的研究论文。硕士研究生沈新昊为第一作者,赵曜副教授为通讯作者,我校为唯一完成单位。该研究通过生命周期评价(LCA),系统分析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MSWI-BA)替代天然集料用于道路建设的碳减排效益与工程可行性,为推进城市固废资源化利用与降低交通基础设施建养碳排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实践路径。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规模持续扩大,每年产生大量焚烧炉渣成为重大环境挑战。传统填埋处置不仅占用土地,还存污染风险。与此同时,道路工程建养对天然石料需求巨大,其开采与运输过程却伴随大量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过往研究多聚焦工程性能与安全性,极少定量评估
    了解详情
  • 科研速览│我院魏洋教授课题组在《Engineering Structures》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魏洋教授课题组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科院一区Top期刊《Engineering Structures》上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Machine learning-driven prediction of axial capacity of concrete-fflled steel tubes columns with built-in bamboo or timber cores)。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魏洋教授为通讯作者博士生韦宝幸为第一作者。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重点研究计划等资助。  为拓展竹木等可再生绿色材料,发展新型低碳结构形式,魏洋教授课题组率先提出了钢管约束竹木及混凝土组合结构概念,其以竹木等可再生材料替代部分混凝土填充钢管形成多种材料组合的新型结构,充分发挥竹木等生物质可再生绿色材料优势。  在钢管约束竹/木混凝土组合结构中,钢管、混凝土、竹木芯材的力学性能差异显著,且受混凝土强度、芯材尺寸、钢管径厚比等多参数耦合影响,传统理论模型难以实现承载力的精准预测,严重制约了技术规模化应用。该研究成果收集了内置竹/木芯材的钢管混凝土新型组合柱的相关研究
    了解详情
  • 科研工作│学院召开2025年下半年科研工作会议
    9月10日下午,学院组织召开了2025年下半年科研工作会议。各系室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李强主持。李强副院长总结了上半年学院在科研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并对各系室全年绩效任务目标的阶段完成情况进行了剖析,明确了新学期的重点科研工作任务。下半年是科研攻关于成果产出的关键阶段,学院将围绕学院品牌工程建设和绩效任务,进一步聚焦目标,强化责任,全力推进新一年度国家基金申报、在研项目质量提升、高水平论文发表、科技奖项申报、标准规范申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核心工作高效开展,同时细化实施方案、明确进度节点,保障各项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各系室主任还结合本系室实际情况,围绕当前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与对策开展了深入讨论,积极分享经验与做法。大家一致表示,将坚决落实学校与学院的相关要求,广泛动员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汇聚合力、务实笃行,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推进学院科研工作的开展,尽全力完成学院的各项年度科研目标任务。供稿:王宁;供图:王宁;初审:李强;终审:柳任飞;编辑:许历隆
    了解详情
  • 科研工作│我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连续保持良好态势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在竞争日趋激烈、立项率持续下降的形势下,我院共有9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立项数连续5年保持稳定。其中,青年基金项目立项率42.1%。同时,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近期也公布了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拟立项项目,我院共有6项入选,立项数量较去年大幅提升。此外,在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研究面上项目中我院也取得1项A类项目和2项B类项目的好成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省基础研究计划是推动科研创新和支持人才成长的核心渠道。近年来,学校紧抓“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与实施工作。学院积极落实学校部署,以学校品牌工程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久久为功,通过有组织科研的总体工作机制推进科研基金的申报工作。  一是精准人才引进。重点引进特色、交叉方向优秀人才,并通过结对帮扶,引导新引进教师融入科研团队,紧抓新入职的“黄金期”,2017年以来新引进教师获批国家基金人数超过90%。  二是健全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各系室主任和党支部书记的作用,由学科带头人牵头,分类推进,将项目申请辅导和研讨工作细化到各学科和系室
    了解详情
  •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6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77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南林主页

相关链接

校内链接
  • 南京林业大学校友办公室
  • 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相关部门链接
  • 江苏省教育厅官网
  • 教育部官网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版权所有: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