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全职教师
  • 人才培养
    •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留学生
    • MEM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学术报告
  • 校友天地
    • 历年毕业生合影
    • 校友活动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学术报告
  • 科学研究

  • 首页  科学研究
  • 科技宣讲│学院承办学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讲堂系列讲座
    2025年11月26日下午,由学校科技处主办、土木工程学院承办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讲堂-技术合同中的法律风险与维权”专题讲座在学院3324报告厅举行。科技处蒋国斌副处长、技术转移转化科王潇科长、李洁琼老师,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艳律师、章丽吉律师,以及学院教师代表四十余人现场参加,并同时通过平台在线直播。讲座由李强副院长主持。  首先,蒋国斌副处长介绍了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现状与目标,并着重指出了当前技术服务合同在签订与履行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风险点。强调在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背景下,提升合同规范性与风险防范意识至关重要,希望本次讲座能帮助老师们筑牢知识产权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随后,刘艳律师与章丽吉律师为大家带来了专题讲座。两位律师聚焦技术合同的核心环节,结合大量典型案例,从技术合同的类型和区别、技术成果归属争议风险、技术成果实用性不符风险等多个方面系统剖析了技术合同全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防范策略与维权指引。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使大家更加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有助于将知识产权保护切实落实到科研合作中。本次讲座内容详实、案例生动,为学院教师提升
    了解详情
  • 学术交流│土木学院教师参加第十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2025年11月21日-24日由中国林学会、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在昆明市顺利召开。学院院长魏洋教授、黄新教授、森林工程系主任赵曜副教授、副系主任杜浩副教授、余爱华副教授和王宁副教授一行6人应邀参加了本次大会。  魏洋院长作了题为“新型正交胶合竹木(CLBT)结构制造及其工程结构性能研究”的特邀报告,报告系统阐述了我院科研团队在竹木复合材料与新型结构体系领域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与主要技术优势,获得了与会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引发了与会代表们热烈交流和讨论。  赵曜副教授、杜浩副教授、王宁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生物炭-炉渣复合集料共活化工艺及其孔径分布调控机制”、“火灾下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界面连接受力性能研究”及“面向路面内部健康监测的智能骨料感知技术”的学术报告,增进了与兄弟院校间的沟通与交流。  会议期间,我院教师与多位高校学者及云南校友代表深入交流,积极宣传了学院的最新发展成果与学科特色,有力助推了学院高质量发展与影响力提升。供稿:赵曜,王宁;供图:赵曜;初审:魏洋;终审:柳任飞;编辑:许历隆
    了解详情
  • 学术交流│ 我院成功承办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第十一届青年科技论坛
    2025年11月2日,以“低空经济与智慧测绘”为主题的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第十一届青年科技论坛在扬州市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扬州职业技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易图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海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邮市测绘院有限公司协办。  论坛开幕式由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秘书长陶海林主持,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施建石、扬州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黄瑞、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柳任飞等领导以及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我院为挂靠单位)、测绘地理信息青年会员代表以及青年科技工作者等100余人线下参加了本次论坛。  施建石在讲话中围绕三个方面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提出希望:一是把握时代方向,勇担科技自立自强使命。鼓励大家积极投身测绘地理信息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研究,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二是汇聚青春力量,激发科技创新人才活力。希望青年人才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既夯实理论功底又关注国家需求,在测绘地理信息的关键领域
    了解详情
  • 学术交流│我院师生参加CHINA ROCK 2025第22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并承办卫星会场
    2025年10月17日至20日,CHINA ROCK 2025第22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在雄安新区隆重举行。本届年会以“AI赋能岩石力学与工程”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前沿发展与创新应用,旨在构建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科交叉与青年人才培养。  为适应多层次参会需求,大会创新采用“主会场+中心会场+卫星会场”联动模式。本次年会共设有雄安主会场及16个专题分会场,在上海、徐州、成都等7个城市设立中心会场,并在330余所高校设置卫星会场。本次会议包括了7位院士专家作的大会主旨报告、500余场学术报告和20余场技术培训,100余家企业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与工程装备,吸引了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注册参会人数达13万人,线上观看超300万人次,体现出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与国际参与度。  我院承办了“CHINA ROCK 2025南京林业大学卫星会场”,院团委周鹏、瞿娟、建筑工程系蔡光华、刘波等老师参与了筹备和组织工作,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近200人。此外,我院还作为徐州中心会场(暨第二届江苏省深地能源开发存储与安全大会)及哈尔滨中心会场(暨极地与海洋工程论
    了解详情
  • 科研速览│我院张晓勇老师在《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张晓勇老师在结构工程领域国际权威期刊《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中科院2区)发表了研究成果(Axial compression failure analysis of seawater sea-san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filled pultruded GFRP tubular column)。张晓勇老师为第一作者,魏洋教授和北京工业大学陈誉教授为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再生混凝土、海水以及海砂的应用是解决淡水资源、河砂以及山石等自然资源短缺的重要方法,海水海砂应用后需要考虑结构的腐蚀问题。为此,团队使用GFRP管约束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形成GFRP管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柱,并对其轴向受压力学性能展开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本研究考虑了再生混凝土替换率、GFRP管壁厚、GFRP管截面尺寸以及柱高对结构试件的轴压破坏以及轴向力学性能的影响。  论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GFRP管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柱的主要破坏模式是GFRP管角部位置撕裂
    了解详情
  • 科研速览│我院魏洋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魏洋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土木工程领域知名期刊《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JCR分区:1区;影响因子:4.3)上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Axial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of circular laminated bamboo-filled steel tube composite columns)。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魏洋教授为通讯作者,博士生张子诚为第一作者。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  钢管约束胶合竹组合柱作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充分发挥了钢管高强度与竹材高比强度、可再生的双重优势。该结构不仅显著提升了胶合竹的轴压承载力和延性,有效抑制其横向开裂,更减少了建筑行业对高耗能材料的依赖,符合绿色、低碳的建筑可持续发展要求。  论文对24根圆形钢管约束胶合竹组合柱进行了系统的轴压性能试验,重点分析了钢管厚度、强度及加载方式对其失效模式、应力-应变响应和延性的影响。研究通过回归分析,量化了各参数与强度增强系数之间的关系。基于试验数据,创新性地采用Richard
    了解详情
  •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68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78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南林主页

相关链接

校内链接
  • 南京林业大学校友办公室
  • 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相关部门链接
  • 江苏省教育厅官网
  • 教育部官网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版权所有: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