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全职教师
  • 人才培养
    •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留学生
    • MEM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学术报告
  • 校友天地
    • 历年毕业生合影
    • 校友活动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学术报告
  • 科研动态

  •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 校企交流│中铁一局三公司一行来我院开展科创工作交流
    12月17日上午,中铁一局三公司科技创新与数字化部的负责人窦晗部长、副所长王小锋总工程师、业务主管黄露杰高级工程师和王博工程师等一行四人来我院开展科创工作交流。学院副院长张文华教授、建筑工程系陈国教授、副主任蔡光华和黄林杰等老师出席了此次交流活动。张文华副院长热烈欢迎中铁一局三公司科技创新与数字化部领导一行,并详细介绍了南京林业大学和土木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及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专业和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中铁一局三公司科技创新与数字化部的窦晗部长介绍了公司的历史沿革、基本情况、品牌建设、科技引领和产业调整等情况。随后,蔡光华副教授以特殊地基土低碳加固创新技术为主题,介绍了近年来团队在CO2整体快速碳化固化软弱地基技术和废弃土固碳与固碳轻质土路基填筑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中铁一局三公司一行到我院实验室参观,了解我院在岩土和道路方向的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观摩了相关试验样品。交流后,中铁一局三公司与我院在CO2整体快速碳
    了解详情
  • 学术交流│我院教师应邀参加第一届废弃物和混凝土碳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国际会议(ReACT 2024)
    2024年12月11-14日,第一届废弃物和混凝土碳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国际会议(ReACT 2024)在香港举行。本次会议由香港理工大学和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主办,由香港理工大学、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和固体废弃物科学联合实验室等单位承办。会议组委会主席由香港理工大学Chi-sun POON教授和湖南大学Tung-chai LING教授共同担任。会议现场开幕式上,主办单位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Christopher Chao教授、ReACT 2024会议组委会主席香港理工大学Chi-sun POON教授等致辞,强调了废弃物利用和混凝土碳化技术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大会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缪昌文教授、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Jos Brouwers教授等8名知名专家做了主旨报告,其中缪昌文院士作了题为“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cement-based biomimetic metamaterials”的特邀报告,J
    了解详情
  • 喜报│学院董峰辉老师作品荣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二等奖
    近日,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圆满落幕。学院董峰辉老师所创作的《桥颂、桥说、桥赋三部曲》在此次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获网络文章优秀展播作品奖(国家级二等奖)。董峰辉老师的《桥颂、桥说、桥赋三部曲》灵感来源于我校紫湖溪上一座座美轮美奂的桥梁,将桥梁工程的教研内容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深挖土木工程学科中“桥”背后的红色元素,撰写了《桥颂》、《桥说》和《南林大桥赋》三部作品,不仅展示了桥梁工程的科技之美,更赋予了桥梁深厚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以及爱国情怀,是课程思政在交通土建工程专业中的生动实践。《桥颂》和《桥说》已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在校报上刊出,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反响,《南林大桥赋》也即将于近日刊出。《桥颂》、《桥说》和《桥赋》三部曲受邀在全国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研讨会、全国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建设研讨会、江苏省名师名课月月观摩活动中进行了交流和展示,受到校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董峰辉,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了解详情
  • 科研速览│我院魏洋教授课题组在《Engineering Structures》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魏洋教授课题组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科院一区Top期刊《Engineering Structures》发表了研究成果(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on flexural performance of reinforced bamboo-concrete composite beams。硕士生颜子程为第一作者,魏洋教授为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的资助。为克服单纯竹结构受弯构件的刚度小、变形大的不足,充分发挥竹材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各自优势,课题组率先提出了竹-混凝土组合梁结构(授权发明:ZL2012104134970;ZL2015106441708;ZL2017110619030),其由竹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通过剪力连接件连接,竹材位于下部受拉区,混凝土位于上部受压区,竹材与混凝土以连接件组合而共同工作。十余年来,课题组系统开展了竹-混凝土连接
    了解详情
  • 学术交流│我院教师应邀参加第四届土木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结构学术会议
    2024年12月6-8日,第四届土木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结构学术会议在长沙举行,本次会议由湖南大学主办,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承办,其中我院魏洋教授受邀召集组织了“新型竹木材料及结构”分会场。杜浩、张依睿、黄思路、陈佳炜等老师应邀参加了会议。魏洋教授应邀作题为《新型可持续生物质竹骨料构筑低碳混凝土建材》特邀报告,详细汇报了生物质竹骨料混凝土的原创理念、骨料制备工艺、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经济效益等研究成果,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与热烈讨论。张依睿老师作了题为《局部缺陷对BFRP-钢复合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影响研究》报告,汇报了近期针对局部缺陷影响下的BFRP-钢复合管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研究成果,主要基于BFRP-钢复合管混凝土柱的应用需求,从试验分析和机器学习两个方面介绍了缺陷对于组合柱的定量影响,并提出和解释了复杂模型中的参数意义。黄思路老师作了题为《亚麻-玻璃混杂纤维复材(HFRP)及木材-HFRP组合结构耐久性研究》报告,汇报了混杂纤维复材的组成
    了解详情
  • 基金申报│我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开展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选题辅导
    为贯彻落实学校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助力“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学院于11月26日下午召开了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选题辅导会。会议特别邀请学院副院长李强教授及林学院李明诗教授对基金申报选题进行面对面指导。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的6位专任教师积极参与了此次集中辅导活动。在申报选题辅导会上,首先由申报教师对拟申报项目的选题、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关键科学问题、创新点以及过往申报经历进行详细汇报。与会专家则从选题的准确性与科学性、项目的可行性与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点评与剖析。他们以评审人的视角,针对申请材料中的选题表达、科学问题凝练以及申报书撰写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大量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些建议帮助申请人更加清晰地梳理研究思路,进一步优化申报内容。学院始终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视为重点任务。在主管科研工作的李强教授的领导下,学院坚持采用集中辅导的方式,全面推进基金选题汇报与申请书撰写等相关工作。参会教师
    了解详情
  •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46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5/75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南林主页

相关链接

校内链接
  • 南京林业大学校友办公室
  • 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相关部门链接
  • 江苏省教育厅官网
  • 教育部官网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版权所有: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