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全职教师
  • 人才培养
    •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留学生
    • MEM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学术报告
  • 校友天地
    • 历年毕业生合影
    • 校友活动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学术报告
  • 科研动态

  •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我院成功承办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第十一届青年科技论坛
    2025年11月2日,以“低空经济与智慧测绘”为主题的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第十一届青年科技论坛在扬州市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扬州职业技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易图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海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邮市测绘院有限公司协办。  论坛开幕式由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秘书长陶海林主持,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施建石、扬州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黄瑞、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柳任飞等领导以及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我院为挂靠单位)、测绘地理信息青年会员代表以及青年科技工作者等100余人线下参加了本次论坛。  施建石在讲话中围绕三个方面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提出希望:一是把握时代方向,勇担科技自立自强使命。鼓励大家积极投身测绘地理信息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研究,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二是汇聚青春力量,激发科技创新人才活力。希望青年人才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既夯实理论功底又关注国家需求,在测绘地理信息的关键领域
    了解详情
  • 学术交流│我院师生参加CHINA ROCK 2025第22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并承办卫星会场
    2025年10月17日至20日,CHINA ROCK 2025第22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在雄安新区隆重举行。本届年会以“AI赋能岩石力学与工程”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前沿发展与创新应用,旨在构建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科交叉与青年人才培养。  为适应多层次参会需求,大会创新采用“主会场+中心会场+卫星会场”联动模式。本次年会共设有雄安主会场及16个专题分会场,在上海、徐州、成都等7个城市设立中心会场,并在330余所高校设置卫星会场。本次会议包括了7位院士专家作的大会主旨报告、500余场学术报告和20余场技术培训,100余家企业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与工程装备,吸引了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注册参会人数达13万人,线上观看超300万人次,体现出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与国际参与度。  我院承办了“CHINA ROCK 2025南京林业大学卫星会场”,院团委周鹏、瞿娟、建筑工程系蔡光华、刘波等老师参与了筹备和组织工作,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近200人。此外,我院还作为徐州中心会场(暨第二届江苏省深地能源开发存储与安全大会)及哈尔滨中心会场(暨极地与海洋工程论
    了解详情
  • 科研速览│我院张晓勇老师在《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张晓勇老师在结构工程领域国际权威期刊《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中科院2区)发表了研究成果(Axial compression failure analysis of seawater sea-san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filled pultruded GFRP tubular column)。张晓勇老师为第一作者,魏洋教授和北京工业大学陈誉教授为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再生混凝土、海水以及海砂的应用是解决淡水资源、河砂以及山石等自然资源短缺的重要方法,海水海砂应用后需要考虑结构的腐蚀问题。为此,团队使用GFRP管约束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形成GFRP管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柱,并对其轴向受压力学性能展开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本研究考虑了再生混凝土替换率、GFRP管壁厚、GFRP管截面尺寸以及柱高对结构试件的轴压破坏以及轴向力学性能的影响。  论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GFRP管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柱的主要破坏模式是GFRP管角部位置撕裂
    了解详情
  • 科研速览│我院魏洋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魏洋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土木工程领域知名期刊《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JCR分区:1区;影响因子:4.3)上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Axial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of circular laminated bamboo-filled steel tube composite columns)。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魏洋教授为通讯作者,博士生张子诚为第一作者。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  钢管约束胶合竹组合柱作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充分发挥了钢管高强度与竹材高比强度、可再生的双重优势。该结构不仅显著提升了胶合竹的轴压承载力和延性,有效抑制其横向开裂,更减少了建筑行业对高耗能材料的依赖,符合绿色、低碳的建筑可持续发展要求。  论文对24根圆形钢管约束胶合竹组合柱进行了系统的轴压性能试验,重点分析了钢管厚度、强度及加载方式对其失效模式、应力-应变响应和延性的影响。研究通过回归分析,量化了各参数与强度增强系数之间的关系。基于试验数据,创新性地采用Richard
    了解详情
  • 科研速览│我院魏洋教授团队在《Engineering Structure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魏洋教授团队在结构工程领域国际权威期刊《Engineering Structures》(中科院一区Top)发表了研究成果(Evaluation of the shear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connectors in bamboo-concrete composite systems: Dowel-type and notched-type。研究生陆金炜为第一作者,魏洋教授为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竹-混凝土复合(BCC)结构是将现代胶合竹材与混凝土组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其通过多种材料组合改善竹结构本身的一些不足,发挥竹材的可持续性、环保性。竹-混凝土之间相互连接的抗剪连接件是确保BCC结构形成整体,充分发挥性能优势和结构稳定的关键。为此,团队探索了两类竹-混凝土连接件(销栓型和槽口型),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试验与分析。销栓型试件的变量包括销栓倾角(45°,90°和135°)和混凝土板类型(NC板和UHPC板);槽口型试件的变量包括槽口长度(100 mm和150 mm)
    了解详情
  • 科研速览│我院魏洋教授课题组在《Composite Structures》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魏洋教授课题组在复合材料与力学领域顶级期刊《Composite Structures》(JCR 1区;影响因子:7.1)上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Axial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steel tube restrained bamboo columns with different slenderness ratios)。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魏洋教授为通讯作者,博士生张子诚为第一作者。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钢管约束胶合竹新型结构结合了钢材的高强度、耐腐蚀性和竹材的高比强度、可再生等优点。该结构不仅提升了竹材的使用效能,减少了土木工程领域对混凝土的依赖,满足现代建筑节能、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能够充分发挥钢管的约束效应与竹材的生态优势。  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钢管约束胶合竹柱的力学性能研究,本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截面形式和长细比对钢管约束胶合竹柱轴压力学性能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并量化了各参数与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基于Johnson抛物线经验公式和折减系数预测公式,提出了具备高预测精度的钢管约束胶合竹柱的轴压强度预
    了解详情
  •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66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78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南林主页

相关链接

校内链接
  • 南京林业大学校友办公室
  • 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相关部门链接
  • 江苏省教育厅官网
  • 教育部官网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版权所有: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