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全职教师
  • 人才培养
    •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留学生
    • MEM
    • 博士后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学术报告
  • 校友天地
    • 历年毕业生合影
    • 校友活动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学术报告
  • 科研动态

  •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 暑期学校│2025江苏省研究生“绿色竹木结构与传统园林营建”暑期学校圆满落幕
    2025年7月7日至11日,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绿色竹木结构与传统园林营建”暑期学校在我校成功举办。本次暑期学校由江苏省工学4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研究生院、风景园林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和江南园林遗产保护与活化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活动全程在南京举行,吸引了全国多所高校的师生踊跃参与,成为一场聚焦绿色竹木技术、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盛会。本次活动以“园林为韵,结构为骨,融合创新筑未来”为鲜明特色,不仅汇聚了顶尖学者与行业专家,更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与实践,深度促进了风景园林艺术与土木工程技术的创新融合,显著提升了活动内涵与影响力。  开幕式在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8B204报告厅隆重举行。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聂永江、江苏省工学4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河海大学原副校长董增川、研究生院院长马晨波、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邱冰、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魏洋出席并致辞。各位领导在致辞中着重强调了风景园林设计与土木工程技术在绿色竹木结构应用和传统园林智慧传承中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和广阔前景。他们指出,本次暑期学校正是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让两个学科领域的青年才俊能够碰撞思想、协同创新,共同
    了解详情
  • 学科竞赛│我院组织本科生参加2025年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
    2025年7月10日,2025年第二十一届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在镇江拉开帷幕,本次结构创新竞赛由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江苏科技大学承办。本次竞赛分为模型展示、模型加载两个组别,我院派出了4支学生代表队参加了两个组别的竞赛。在张延泰、陈佳炜老师的指导下,土木工程专业戴顺祥、俞凡、厉航宇3位同学组成的模型加载组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的好成绩。  此外在林煜、张志杰老师的指导下,土木工程专业贺锡钧、蒋亚彤、林志炫3位同学组成的模型展示组作品“栖竹”在比赛中获得了江苏省二等奖的好成绩。  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对推进高校土木工程、智能建造等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院将始终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以学生社团为竞赛组织平台,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加强竞赛全过程指导,在激发学生参赛积极性、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同时,力争在下一届结构创新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供稿:周鹏;供图:许历隆;初审:戴兆华;终审:柳任飞;编辑:许历隆
    了解详情
  • 喜讯│我院研究生作品荣获校实验室安全微视频大赛二等奖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公布了2025年实验室安全微视频大赛获奖名单,我院研究生任驰、高月明、邓杰创作的《实验安全阵线联盟》荣获二等奖。本次大赛由实验室与基地建设管理处、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旨在创新实验室安全教育形式。经初赛专业评审和决赛现场答辩两轮角逐,我院报送的微视频从全校脱颖而出。该作品以“安全科普唱跳剧”形式,改编了经典歌曲,将实验室安全规范、培训准入、防护穿戴、规范操作、设备管理、场地清理、隐患检查、应急逃生等全流程要点融入歌词,通过实验室实景唱跳演绎,生动传递“安全第一、规范操作”的理念,创新了安全教育模式。在知识转化创新方面,将实验室安全七项核心规范(培训准入、防护穿戴等)融入歌词旋律,破解传统教育抽象化难题;在行为示范强化方面,通过实景演示护目镜佩戴、危化品操作等关键流程,建立可视化操作范本。通过参加此次比赛,学院主动将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由“被动灌输”跃升为“主动内化”,为构建“人人讲安全、处处守规程”的育人环境提供了创新范式。  在此次活动中,学院实验中心全程提供了创作支持。学院组建了专项指导团队,制定创作方案并落实过程督导,同步开放教学实验室实景场地,提供了防护设备
    了解详情
  • 学术交流│清华大学王守清教授到我院作学术报告
    2025年6月26日下午,被誉为“中国PPP教父”的清华大学王守清教授莅临我校“水杉”学术讲堂暨“鲁班讲堂”,带来了一场题为《建筑工程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戴兆华主持,工程管理系全体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王守清教授以数据为引,系统梳理了我国从“土地财政”到“PPP浪潮”直至当前“盘活存量时代”的政策逻辑变迁,深入剖析了传统模式的困境,并指出目前在严控隐债、强调有效投资形势下的基础设施投资路径。结合最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王教授解读了“专项债扩容”、“两重”建设、城市更新行动、“好房子”理念等政策导向对行业的深远影响,并特别强调了投资项目ESG评价作为对接“双碳”“共同富裕”国策、吸引绿色资本新趋势的关键作用。最后,王教授结合国际顶级承包商发展模式及麦肯锡等行业研究,指出唯有拥抱变化和创新差异化才能破局重生。他特别寄语高校与学子,土木建筑类教育需加速重构,从“大土木”转向“新工科”,交叉融合智能建造、低碳建筑等前沿领域,要强化校企协同,培养能驾驭BIM、GIS、AI等数字工具,理解绿色理念,并具备人文情怀的未来工程师
    了解详情
  • 学术交流│长安大学邹小伟教授到我院作学术报告
    2025年6月19日下午,长安大学特聘教授邹小伟博士做客我校水杉学术讲堂,给我院工程管理系师生作了《技术赋能+数据驱动下复杂工程安全管理研究》的专题报告。  邹小伟教授首先系统阐述了工程安全管理研究的范式演进。他将质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定义为第一和第二研究方法,为探索实现安全管理“零事故”的愿景,提出混合研究方法作为第三范式,结合技术发展和数据科学,进一步提出技术驱动的第四范式,令人耳目一新。其次,邹教授结合研究实例,介绍了先进技术驱动下的研究成果,包括应用云端MapSafe平台打造高速公路安全通信网络,数字孪生技术用于识别五类高危行业风险,VR眼动实验解码跨群体安全认知差异等。最后,邹小伟教授重点谈及到技术伦理,从算法公平、数据隐私等角度,对广大学子提出技术赋能和数据驱动终须遵循技术伦理,行之有道的衷告。报告结束时,邹教授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结语,分享了学术中的中华传统哲学。会后同学们踊跃提问,报告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邹小伟教授现任中华建设管理研究会(CRIOCM)会长、国际期刊《Safety Science》副主编及《International J
    了解详情
  • 学术交流│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赵宪博副教授到我院作学术报告
    2025年6月9日,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赵宪博副教授应邀来我院交流,并作了题为“Multiple GenAI for Publishing”的学术报告。工程管理系全体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赵教授首先对比分析了DeepSeek、Grok、DEEPSEEJ等AI工具在学术资料查询、文献分析等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等方面应用的优劣势。其次,以《Safety Science》等期刊论文要求为例,结合多年的论文写作经验,从实用的角度,剖析了论文的写作要点。最后就GenAI的学术伦理边界、技术可靠性验证等议题进行了探讨,为同学们更加高效地论文写作和发表提供了新思路。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双方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讨论。  赵宪博教授现任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博士生导师、英国高等教育学会资深会士,研究方向聚焦于可持续发展、建设风险与安全和建设组织管理等领域,累计发表期刊论文150余篇,被引逾万次,H指数达53,连续五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2%顶尖研究者榜单。现任6本国际期刊编委及10余个国际会议学术委员。供稿:张朝辉;供图:李洁;初审:李强;终审:柳任飞;编辑:许历隆
    了解详情
  • 每页 6 记录  总共 45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76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南林主页

相关链接

校内链接
  • 南京林业大学校友办公室
  • 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相关部门链接
  • 江苏省教育厅官网
  • 教育部官网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版权所有: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