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由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组织的“富水砂层三隧立体并行盾构施工安全高效成套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南京召开。
评价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王明洋院士担任主任,东南大学刘松玉教授、河海大学高玉峰教授担任副主任,评委会专家还包括:南京大学阎长虹教授、苏州科技大学王源教授、江苏省江南建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胡明亮教授级高工和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王怀东教授级高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源教授主持会议,学会办公室主任杨露出席会议。我院杨平教授、张婷副教授、王加辉副教授,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周锋教授级高工、程姿洋高工、朱刚高工等参加会议。
魏洋院长代表项目完成单位致欢迎辞,感谢评价委员会专家百忙之中莅临指导,并特别感谢王明洋院士、刘松玉教授、高玉峰教授等各位专家以及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长期以来对我院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的关心与大力支持,同时向各位专家简要介绍了我院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特色与优势。
南京林业大学杨平教授团队成员、王加辉副教授代表项目组作成果汇报。该项目由南京林业大学杨平教授牵头,与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等组建研发团队,针对轨道交通面临富水砂层、长距离、三隧近距立体并行、大纵坡小半径等盾构施工技术难题,依托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工程,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富水砂层三隧始发接收止水与变形协同控制技术、三隧立体并行盾构安全高效掘进与变形控制技术、长距离连续穿越富水砂层高效掘进与防渗技术、大纵坡小半径S弯盾构施工管片上浮错台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授权专利21件,形成省级工法1部,企业级工法2部,主编团体标准1部,发表论文32篇,出版专著1部,已在南京、苏州、无锡、福州、杭州等城市10余条轨道交通线路中得到广泛应用。创新成果的应用攻克了始发接收涌砂冒水防治与变形控制难题,实现了富水砂层三隧近距立体并行盾构高效掘进与变形精准控制,攻克了富水砂层长距离连续掘进刀具磨损大、盾尾易渗漏与盾尾刷更换难题,解决了管片快速拼装、上浮错台有效控制难题。为盾构长距离穿越富水砂层与多线近距立体并行施工等相似工程提供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评价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和评议,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杨平教授代表项目组衷心感谢学会的精心组织及与会专家的指导,表示将根据评价委员会意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申报相关科技奖项。
供稿:王加辉;供图:张婷;初审:李强;终审:魏洋、柳任飞;编辑:许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