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铁7号线中胜站下穿既有运营10号线中胜站暗挖段顺利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标志着国内首条在富水软土地层中"零距离"暗挖下穿既有运营地铁车站工程的顺利完成。7号线中胜站作为换乘站,不仅要缓解10号线的客运压力,还要尽可能缩短乘客换乘距离,实现两条线路的"厅台换乘"。这样,未来乘客从10号线出站,就相当于进入7号线的进站厅,直接下一层即可到达7号线站台进行换乘。因此,新建中胜站要暗挖下穿既有10号线地下车站,其顶部还要与10号线中胜站底部混凝土层紧紧挨着"零距离"接触。
但是新建7号线中胜站位于全断面承压含水层,含水量大,自稳性差,容易发生溜塌,变形控制难度大,犹如在"豆腐脑"里挖个隧道建车站。施工难度极大,属世界性难题。为了有效攻克这一难题,南京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立项"承压富水砂层新建车站近穿运营车站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联合南京林业大学、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多家单位共同攻克该难题。
本次科研攻关,南京林业大学冻土科研团队为7号线中胜站的科研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南京林业大学承担了下穿暗挖段MJS与冻结法加固、开挖研究课题,杨平教授带领的冻土科研团队提出了"MJS与水平人工冻结联合加固+CRD开挖"联合工法,安全高效的开展7号线中胜站下穿暗挖工程。完成了MJS水泥土加固参数、加固范围研究、冻结参数与冻结方案、开挖工艺等一系列研究,创新性提出了MJS+人工冻结加固方案,团队从室内试验、现场MJS试桩,冻结参数与工程全程监测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杨平教授作为专家组组长多次全程进行专家咨询与指导,团队科研支撑确保了工程顺利安全完工,为南京地铁建设做出了又一重要贡献。研究成果将为我国类似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完工典礼仪式
杨平教授(右二)与南京地铁建设公司总经理陈志宁(左四)、省轨道交通专委会主任张大春(右三)及中铁三局副局长(右一)在完工典礼后查看工程现场
(供稿:张婷 编辑:吕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