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号召,青年有行动。为积极响应9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精神,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迅速成立了一支以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队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队”。学院师生们以雨花革命烈士之一“任天石”为原型,自编、自导、自演了微型情境剧《春来沙家浜》,开启“党建+戏剧”的思政教育新渠道。
重温英烈故事。2020年9月,这一支10余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队”队伍踏寻英烈足迹,先后去到常熟沙家浜革命烈士纪念馆和“任天石”烈士的牺牲地——雨花台烈士陵园。在“忠魂颂”巨型浮雕下,面对鲜红的党旗,师生们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重温入党誓词。通过革命史料字里行间的记载、玻璃展架陈列物品的佐证、投影于墙壁上的情境叙述,人物形象渐渐清晰,人物理解更加立体。
重塑革命人物。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归来后的队员们积极主动开始了革命人物创作交流会,剖析人物性格特点,并作了交流发言。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实际,认真而深刻地分析并阐述了革命者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信念。之后,队员们通过查阅相关史实资料,用具体故事重新塑造并刻画出青年学生心目中的“任天石”。
重现英雄形象。在学校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队员们用一周不到的时间,将微型情境剧《春来沙家浜》首次搬上学校“十佳大学生”评比的舞台。参与观看的有2020年刚入学的六千多名新生和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及教师。收集资料,弘扬革命先烈精神,把红色故事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剧”手段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剧中成长,让红色戏剧教育学生,让学生影响学生,让“党建”工作变得更鲜明有趣,栩栩如生,增强了学生参与党的活动的积极性和活跃性。
“党建+话剧”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又一新的创新渠道,将党建工作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结合,给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条可实操的方案。
(供稿:柳任飞;编辑: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