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度南京林业大学“优秀辅导员”,2015年招生宣传工作先进个人,2015-2016年度南京林业大学“优秀班主任”,2017年 “优秀团工作者”,2018年“优秀团工作者”。带领院团委在2016年荣获校活力团委,2017年荣获校五四红旗团委和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总支,2018年荣获校五四红旗团委……四年获得十余项荣誉,这就是被学生称为“知心姐姐”的常晓老师。
怀着对常晓老师的敬佩之情,记者走进了土木院团委办公室。只见常晓老师正通过QQ向学生交代着工作。她的办公桌上,复印纸和文件夹层层叠叠地堆摞在一起,占据了大部分办公区域。忙碌的常老师抬起头,对记者露出了亲切迷人的笑容。这一笑,很快就拉近了记者和她的距离,让人陡生亲切感、信任感,也难怪是学生心中的“姐姐”。
她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却很快乐
常老师在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就开始了辅导员的工作。如今,她不仅是土木院11、12级辅导员,还是院团委书记、院心理协会和大学生科技协会的指导老师。她给所有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字——“忙”。
常老师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她就在驾校报了名,但到现在都还没有正式去上课。“其实我也可以偶尔请假调休去驾校的,但这样势必会分散精力,我怕耽误学生工作”。苗通是土木院科协的学生负责人。
苗通是土木院科协的学生负责人,谈到常老师,他说:“她好像永远没有一分钟空闲时间,能够坐在椅子上舒舒服服地喝上一口茶的。”甚至有毕业生写信形容她“就像陀螺一样,一刻不停一直在旋转”。然而常老师却说:“其实并没有特别觉得累,每天都是这样过来的,每天虽然忙点,但整天跟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我很快乐。”
学生们都爱叫她“姐姐”
常老师与学生接触很多,学生们都爱叫她“姐姐”。这一声声亲切的“姐姐”,也让她在不知不觉间,付出了一片真情来回报。
“常老师在工作时认真负责,在工作之余和学生相处非常和蔼,经常带小零食和学生分享,还会在微信群里发红包。”谈到对常老师的印象,团工委学生干部刘雨婷对记者这样说道。土木院今年的五四评比汇报从三月底四月初就开始着手准备。评比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制作汇报PPT。常老师和几位学生干部一起加班加点忙了大半个月,清明节放假前一天晚上还加班到九点多才回家。“嘿,你们饿了吧,订点夜宵,我来请客;这几天天气比较凉,多穿点衣服,注意保暖哦……”刘雨婷每次听见常老师关心的话语,都感觉心里暖暖的。作为院里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她也经常会给年轻辅导员传授一些工作经验。
用一片真情为毕业生募捐
2015年5月,常老师在朋友圈里发表了这样一条信息:“我的学生汪杰,14年6月本科毕业,同年考取了上海大学研究生。今天,得知汪杰患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目前在上海十院肾脏与风湿科住院治疗。汪杰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本科期间在国家助学金和奖学金的支持下完成了学业。现在,高额的治疗费让一家人不堪重负。我发此微信,希望我朋友圈里的好朋友们捐一份爱心,帮一把我的学生。”真挚的话语感动了很多人,为远在上海的汪杰送去了师友的关爱和祝愿。
(本通讯摘录于《南京林业大学报》;学生记者:吴乐 徐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