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成为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一记我校土木工程学院2018届优秀毕业生陈振宇

发布时间:2019-12-24访问次数:0

    四年前,他给自己定了六个目标:转专业、获得奖学金、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交流学习项目、考取国家级证书、成为同济大学的研究生,四年后,他的每一个目标都完成了,现在即将成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他又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成为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他,就是江苏省土木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陈振宇。

精益求精,拓展学习深度

    陈振宇是同学眼中的大学霸。大学四年,他一直占据专业第一的宝座,平均专业绩点高达4.1,各门课程平均分为93分,2015 年和2016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2017 年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我从大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大学四年的首要目标——考上一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然后一步一步地去实现。”陈振宇说。

    对待学习,陈振宇很有自己的一套。一般的学习方法总是遵循预习、听课、复习的“三步走”的原则,但陈振宇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拓展学习法。在掌握了课堂上基础的知识之余,他还钻研课后思考题,购买辅导书,通过不断做题、反思、交流和总结,拓展知识点的深度,做到对知识点360°无死角的掌握。“课后的思考题主要是一些拓展的,有深度的问题,通过做思考题,我可以更好的掌握各种情况下的力学模型的解决方法,让我真正掌握这个力学理论。”陈振宇介绍说。

    考前复习,陈振宇也有自已的诀窍――知识框架构建法。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很多,考试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而如何做到解题快速而精准,知识点框架图就显得尤为重要。考试之前,陈振宇会选择一个专门的时间,拿一张信纸,合上课本,在脑子里回忆该门课程的每个知识点,然后将知识点的主要内容用结构框架图的形式写出来。当一个知识点遗忘了,在写完全部知识点后,打开书本重新熟悉和巩固,从而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考试的时候便可以胸有成竹。陈振宇正是凭借这种精益求精,稳扎稳打的学习态度,让自己在专业学习上立于不败之地。

身体力行,实践检验知识

    课堂上的知识终究是理论层面上的学习,为了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陈振宇参加了各类的学科竞赛,并获得了突出的成绩: 2015 年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 2015 年江苏省结构创新比赛二等奖; 2015、2016 东南大学结构创新比赛三等奖;2016 年全国结构创新比赛优秀奖;2017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2017 年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优秀奖; 2017 年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二等奖……

    其中,最令陈振宇印象深刻的还是2016年的全国结构创新比赛。没有人知道,在天津大学体育馆中处变不惊地答辩,在台下一步一步添加载荷的他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最开始得知消息的时候已经临近比赛,时间紧、任务重,陈振宇仍然迎难而上。无论是去和厂商协商材料的尺寸材质,还是在酷暑天自己把材料拉回学校,抑或是茶饭不思想要做出心仪的结构,陈振宇都身体力行,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克服困难。“我们当时可以用‘疯狂’去形容,一下课就奔向实验室,开始紧张的工作,11点才回到宿舍。”终于,他在比赛中拿到了一个当之无愧的优秀奖。

    “比赛也不能仅仅看到取得的成绩,也要重视比赛过程中各种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在比赛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中。”陈振宇总结道。

打破局限,争做复合型人才

    2016年8月到2017年6月,陈振宇参与导师张文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减振多壁碳纳米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及其阻尼调控机理研究”,在期刊《材料导报》上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论文《超高性能混凝土动态拉伸性能研究》。他在科研道路上的发展得益于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土木工程学院有着优秀本科生培养机制,即每一个优秀本科生由专业的导师辅导和培养,“一对一”的精准模式,让陈振宇包括其他优秀本科生可以获得更人性化的指导和培养。“大学四年我想感谢的老师太多了。”陈振宇感慨万千。在学院的培养和优本生导师的指导下,陈振宇对土木工程专业有了更好的认识。“随着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行业趋势由最早的无序、混乱、鱼龙混杂向着如今的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所以要求我们成为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他本人也是如此做的,利用空闲时间学习英语,不仅四六级高分通过而且雅思获得了6.5分,GRE更是拿到了321分的好成绩。除此之外,他还在各种各样的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奖项,如他所言,努力成为了一个复合型人才。“就现在而言,土木工程+IT信息技术、土木工程+法律,土木工程+英语……都可以算是很好的组合。我们目前的专业学习,眼光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你要确保有一些东西是你所独有而别人不具备的,这样的东西越多才能保证你在这个行业发展的越好,不会被筛去。”陈振宇解释道。优本生老师精准的指导,让他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清晰的定位,找到了研究生阶段学习发展的方向。

    成为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是陈振宇的志向。他在每个时期给自己制定不同的目标和计划,勤奋踏实,不断刷新自己的成绩。但他也不会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不会忘记那些给予过自己帮助的学院老师,不会忘记自己是从南林土木学院走出来的一名学子。

(供稿:杨淑雅、姜添翊)